TOP
周口拟投1.5亿元改造33条道路老旧供水管网
[ 编辑:admin | 时间:2014-10-15 09:59:56
| 浏览:1067次 | 来源:中国市政建设网 | 作者: ]
预计今年年底,中心城区10条道路总长13.5公里的首批老旧供水管网将率先改造完成,供水管网陈旧老化、超龄服役、跑冒滴漏、水质水压“不给力”等现象将得到有效缓解。
据了解,周口“银龙”在加快建设南水北调水厂和改造老水厂的同时,两年之内,中心城区33条道路的老旧供水管网将全面换新,18条“有路无管”道路将重新铺设,68条小街小巷的供水支管线进行改造,铺设年限较长、管径过细、管材质量差的小区和庭院的供水管道也将全面更换。 中心城区10条道路年内完成管网改造 当日上午,记者在中州大道北段看到,周口“银龙”施工人员正在开挖新的供水管道沟槽,由于地下红绿灯信号电缆和通信光缆等纵横交错,大型机械设备“无从下脚”,施工人员只好徒手开挖。据介绍,除该路外,新闻路、人民路的供水管道改造工程眼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据了解,周口“银龙”今年计划投资3173万元,对建设大道(北岗楼至大庆路段)、中州大道(建设大道至太清路段)、新闻路(八一大道至文明路段)、汉阳路(七一路至滨河路段、文体路至建设大道段)、育新路(八一大道至文明路段)、文昌大道(大庆路至周口大道段)、界牌街(七一路至陈州街段)、滨河路(中州大道至八一大道段)、国槐路(人民路至滨河路段)、人民路(中州大道至八一大道段)10条道路上总长13.5公里的供水管网实施改造。由于前段时间降雨较多且相对集中,对工程施工进度影响较大,尤其是新闻路、人民路路面较窄,利用大型机械作业容易造成交通严重堵塞,周边群众意见很大。对此,周口“银龙”施工人员不得不利用简陋工具实施人工开挖(如图),加之这两条道路水泥路面较厚,施工进度较慢。此外,建设大道、中州大道是中心城区的两条主干道,地下电缆、通信光缆和燃气管道等纵横交错,施工难度也比较大。为了赶工,周口“银龙”各岗位员工放弃国庆假期和双休日,坚守岗位,克服种种困难,加班加点昼夜施工。 截至目前,建设大道(八一大道至大庆路段)已铺设供水管网1.5公里,中州大道(建设大道至太清路段)已铺设供水管网1.1公里,新闻路(八一大道至文明路段)已铺设供水管网300多米,人民路(中州大道至八一大道段)已铺设供水管网400多米,以上道路沟槽已初步回填好。 据了解,周口“银龙”施工人员正在昼夜不停赶工,预计今年12月底,10条道路上的供水管道全部改造完成。 两年内中心城区过细过旧管道将全面换新 据介绍,中心城区的输配水主管网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直径5厘米以上的管网长约200公里(不含东新区46.5公里),使用的材质有灰口铸铁管、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PVC管、PE管、球墨铸铁管等。虽然近几年对老化供水管道进行了分批改造,但其中灰口铸铁管还有43公里,自应力混凝土管还有约28公里,这两类管道都已超期服役,跑冒滴漏严重,管网漏失率高达25%至30%,大量水资源浪费。 为彻底改善中心城区供水管网落后状况,市委、市政府把供水管网改造列入了2014年我市十大民生工程。周口“银龙”在加快建设南水北调水厂建设和改造老水厂的同时,中心城区的老旧供水管网改造也在加快推进中。 周口“银龙”多次组织技术人员,经过大量现场勘察、收集资料、论证、分析,结合供水管网现状,最终确定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拟投资15763万元,两年内,对中心城区33条道路全长44.6公里的老旧供水管网实施改造;对中心城区现有的18条“有路无管”的道路(多在城乡接合部),计划新铺供水管道29.4公里;针对中心城区普遍存在水压偏低的局面,逐街道、逐胡同进行排查,拟对68条小街小巷供水支管线进行改造;对铺设年限较长、管径过细、管材质量差等已远远满足不了市民用水需求的小区及庭院,计划更换管道。
33条道路的供水管网改造结束后,将从根本上提升中心城区供水管网的输配水能力,大大降低水资源流失,从根本上解决中心城区供水水质、水压问题,满足市民庞大的用水需求。 相关新闻
评论
|
![]() ![]()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