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找资讯

TOP
公路管理理念转变的东营样本
[ 编辑:admin | 时间:2012-09-11 11:33:08 | 浏览:1258次 | 来源:大众日报 | 作者: ]

     “将生产经营单位由10家撤并为4家,实行‘大财政’政策,建设节约型行业、推行成本管理、绩效考核……这些都是我们针对税费改革后所采取的措施。可以说,不加强管理就没有出路,没有出路就死路一条。”8月30日,东营市公路管理局局长王泮清告诉记者。

10家变4家,实现利润3600万元

     “撤销交通医院,把监理中心调整为桥检中心的下设机构,并将全系统的生产经营单位由10家撤并为4家。盘活‘闲置’土地,目前工程处老院20亩商业用地已挂牌拍卖,60多亩住宅用地正在挂牌中。”王泮清认为,东营市公路管理局管理理念首先要从精简结构开刀。

     他介绍,将养护中心、产业开发中心、机械服务中心、沥青供应站这些职能大部分相似的合并,组建东营市公路养护中心,撤销交通医院,监理中心调整为桥检中心的下设机构。由此,全系统生产经营单位由10家变为4家,仅保留了公路养护中心、桥检中心、设计院和工程处,打破了经营单位事业体制束缚,“此外,我们要求他们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公司化运作。”

      将闲置土地出让,则是他们面对国家紧缩银根、规范清理政府融资平台,公路部门筹融资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想到的办法,通过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争 取,推动东营分局老院和工程处老院闲置土地出让。目前,工程处老院已顺利出让,东营分局老院20亩商业用地顺利挂牌拍卖,60多亩住宅用地正在挂牌中。同时,将河口工程公司施工设备全部转让给工程处,实现了内部资源整合。

     王泮清介绍,该局下属经营单位发挥行业设备、人才、技术等优势,实施的“走出去”战略也取得丰硕成果。经营单位到天津、新疆及西部地区承揽工程项目,增加收益。目前,全系统4家经营单位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现利润3600万元,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公路工程处,在背负2亿元巨额亏损的情况下,通过班子调整、人员减负、机制转换,当年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200万元,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机关招待费同比下降40%

     “自去年起,我们局先后开展了‘基础管理年’、‘公路管理年’活动,在建设节约型机关过程中,机关招待费用同比下降了40%。今天,咱们也在食堂尝尝我们的饭菜。”8月30日晚,东营公路局办公室的扈福勇领着记者来到了二楼食堂。

      原来,东营市公路管理局结合四化管理的要求,先后集中开展了“基础管理年”、“公路管理年”的活动,并制定出台《关于印发东营市公路管理局行政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严格规范局机关公务接待活动的通知》等18项规章制度,全面加强计划、工程、财务、征收、养护、路政等管理工作,推进节约型机关和节约型行业建设,严格控制行政经费开支,共减少行政车辆56部,机关招待费用同比下降40%,车辆油耗及维修同比下降50%。“其实,食堂干净放心,比外面好多了。”记者比较认同扈福勇的说法,对他们的节约型做法更是赞同。

      面对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紧张的实际情况,东营市公路管理局还实行了“大财务”的管理模式,成立了财务集中支付中心,对机关服务中心、车辆管理中心、路政管理支队、观测站及各开放式收费站等9家非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财务集中支付,抓好财务收支管理、经营单位经济效益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严禁局属各单位进行内部有偿集资,规避了廉政风险、降低了行政运营成本。

改革动力增强发展后劲

     王泮清说,东营公路管理局突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生产经营单位改革三个重点,在确保工作、队伍稳定的前提下推进各项工作。

      以《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该局找准公路部门职能定位,争取市委、市政府和市编办、人事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在机构定性、人员定编等方面占据主动权,为单位改革改制创造有利条件;围绕改革产权制度和理顺劳动关系两个关键环节,探索适宜的养护运行模式和养护作业方式;稳步推进系统内部工程处、设计院、桥检中心、养护中心等生产经营单位改革,完善经营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和健全奖惩激励考核机制,使经营单位走上“依托市场、自主经营、规范运作、逐步壮大”的发展道路。


 

】 【打印】【繁体】 【投稿】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