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找资讯

TOP
海口多路段过街有隐患 将建4处地下通道16座天桥
[ 编辑:admin | 时间:2012-11-20 09:10:51 | 浏览:1274次 | 来源:南海网 | 作者: ]

海口多个路段市民过街有隐患,海口市政府在答复省政协委员提案时表示

  将建4处地下通道16座天桥

  去年年底,海口龙昆南等路4座天桥相继投入使用,不仅使路面行车更加顺畅,同时也避免了行人横穿马路的安全隐患。日前,海口市政府在答复省政协委员提案时表示,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海口还将新建人行天桥16处,地下人行通道4处。

  现状

  海口中心城区现有人行天桥23座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及城市化速度加快,海口城市人口和汽车拥有量快速增加,尤其是在中心城区机动车流集中、行人交通相对集中的路段或交叉口,高峰时段交通堵塞,人车矛盾以及人行过街的方便和安全等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合理建设立体人行过街设施对实现人车分流,改善城市交通亦可收到很好的效果。”海口市规划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逐步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和系统建设、加强交通管理的同时,通过专设过街通道减少行人对机动车的干扰和阻滞,实现人车分流,缩短车辆的红绿灯等候时间,有利于加大道路通畅。

  上述负责人表示,目前,海口中心城区已建设人行过街天桥23座。这些天桥主要设置在人车流量较大的主干道或干道交叉路口,如龙昆路、海秀东路、和平路和长堤路围合的旧城区域。从使用情况来看,大部分现状天桥设置点合理,使用率较高,但也存在与周边规划建设项目不相衔接等问题。

  规划

  “十二五”期间建人行过街通道20处

  在对现状人行过街通道设施建设情况、行人过街通行量以及城市景观等因素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海口市规划部门根据《海口市城市交通规划》和《海口市绿色慢行系统规划》,形成了《海口市中心城区立体人行过街设施近期规划方案》(以下简称《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提出,“十二五”期间,海口规划建设人行过街通道20处,布点安排于人流密度高的商业集中区、城市景点和交通干道沿线。

  《规划方案》提出在金龙路与玉沙路交叉口、海秀路、龙昆路、海府路和白龙路等城市主干道以及大型交通枢纽(汽车西站、汽车南站、东环铁路车站等)周边地段新增16处立体过街天桥,争取构筑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道路、公交、公共开敞空间、景观等相协调,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的立体人行、自行车行过街设施体系。

  包括4处地下通道16座人行天桥

  记者从海口市规划局了解到,早在2010年,该局就对海口市人行过街的基本设施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布点研究。《规划方案》中提出,在城市中心区域新增20处人行过街设施,其中4座地下人行通道,分别位于滨海大道与明珠路交叉口、长堤路与新华北路和得胜沙路交叉口、海秀东路望海楼和人民公园之间、大同路与大英西路交叉口。16座人行天桥分别为龙昆路5座、海秀路4座、南海大道、国兴大道、金龙路、海府路、白龙路、海甸五西路和人民路各1座。

  记者先后与海口市规划局、海口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海口市城建集团路桥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取得联系。目前这些人行过街设施的单体建设尚无具体时间表。

  走访

  市民反映多个路段过街不方便

  ●地点海秀东望海楼与人民公园之间

  拟建地下通道

  早在2005年整治“一园两湖”时,有规划专家就提出建议在海秀东路上建一些地下通道,方便行人过街,缓解交通拥挤。但时至今日,这一计划仍未付诸实施。

  19日上午,记者在海秀东路走访时,沿线市民和不少商铺经营者都表示,希望地下通道能早日建成,这样不仅能方便行人过街,也能更好地促进这一带商业的发展。

  去年9月,位于海口人民公园的智能停车库正式启用。虽然拥有停车安全、方便、价格低等优势,但自营运以来,该车库却始终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没有缓解明珠广场、望海楼方向的停车难问题。“很多车主都是想到对面的望海、明珠商场逛街购物,但如果把车停在我们这里,他们要绕到几百米外的大英、宾园两座天桥,才能过街;尤其是夏天热,要走很远的路,很多车主宁肯在对面转好几圈找车位,也不愿来我们这里。”智能停车库工作人员赵明勇说,如果能建一个过街人行通道,停车库将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位长期在人民公园健身的黄阿姨告诉记者,周末她经常能看到有些行人为了图方便,冒着危险翻过路中间的隔离带,到马路对面去,“如果能有条地下通道,那就方便了”。

  “虽然修建地下通道投入大,但是可以在通道内设一些铺面回收成本,长期看还是划算的。”在附近一家旅游公司上班的符先生说。

  ●地点金龙路与玉沙路交叉口

  拟建人行天桥

  随着侨中路隧道的南北贯通以及国贸片区实施车辆单向通行后,金龙路玉沙路口的交通流量骤然增多。有专家指出,该路段、路口交通信号、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施划的潜力已达到极限,也没能给行人留出安全过街的道路,建议在该路口架设过街天桥。

  19日中午,记者在玉沙路走访时了解到,该路段属于餐饮购物等消费集中区域,每日有大量行人穿行马路。不少行人反映称,该路口通行的车流量很大,常有电动车等胡乱穿行,希望该路口能够早日架设天桥。

  在该路口以修鞋为生的张大爷告诉记者,每逢中午、傍晚高峰期时,行人和车辆常常将该路口堵得水泄不通。“每天如果没有交警疏导,路口不知会堵成什么样。”

  市民王女士说,喜欢逛街的她常常要往返上邦百汇城和嘉华名都之间,但她对该路口混乱的交通感到头疼,频繁等待红绿灯的时间也让她感觉难熬。而金龙路南北两侧之间并未划上斑马线,想要过街必须绕上一大圈。

  嘉华名都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京、上海等城市往往会通过天桥将商圈内的各商场连接,带动整体消费。

  有关人士还建议,天桥建设方面,可以采用政府牵头、联合该路两侧的各个商家一起投入,以节省市政资金。

  ●地点海甸五西路海大北门

  拟建人行天桥

  如今,在海甸岛居住的人口越来越多,仅海南大学师生员工人数已达四万,加上新增的购房者和候鸟型居住民,对海甸岛的交通提出了更多要求。

  19日,记者在海甸五西路走访时,众多市民和学生反映称,海甸五西路全长数公里,但南北两侧仅有两座90年代初期建起的石桥。也并未设立红绿灯,给行人过街带来安全隐患和诸多不便。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的学生郑波告诉记者,海大北门有一座过河石桥,但并未设置红绿灯,也没有留出给电动车通行的道路。另外,在该石桥前正好有一个公交站,公交车停靠时,行人根本看不到后面车辆的情况,过马路非常危险。

  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在该区域有大量候鸟老人居住,由于该路段通行的车辆速度过快,老人们过街很不安全。另外,整条海甸五西路只有两处过街石桥,中间相距近3公里,由于相距较远,给行人过街带来不便。

  有消息称,海甸五西路海大北门人行天桥项目已委托海口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施工代建,但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该公司以及旗下子公司表示,并不清楚该天桥的建设情况。

http://www.zgszjs.com/news/bencandy.php?fid=52&id=3847

】 【打印】【繁体】 【投稿】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