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找资讯

TOP
薄层罩面预养护技术在北京大面积推广使用
[ 编辑:admin | 时间:2013-10-25 15:28:01 | 浏览:1401次 | 来源:北京日报 | 作者: ]
     市交通委24日发布消息:这是本市城市道路首次大面积推广薄层罩面预养护。这种新技术可以节约三成左右的工程投资。二环路、平安大街、莲花池东路、西外大街等15条道路在大修前加做了“面膜”——125万平方米路面新铺了层保护膜。

  敷“面膜” 可省近三成费用

  道路养护人员介绍,当一条道路投入使用3年左右又尚未到大修期的时候,由于磨耗层的损坏,路面会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坑槽、裂缝等病害。如果在此期间增加预养护,不仅能节约资金,还能节能减排。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以二环路举例,目前,这条京城著名的环路使用年限已达8年,整体路况基理病害较多,虽采取过小修、中修等被动的矫正性养护措施,但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实施传统的大修工程,使用寿命仍为8年,预计铺装面积约170万平方米,估算投资约3.74亿元。但如果采用薄层罩面预养护技术处理,给地面敷一层“面膜”,道路使用寿命约4年,投资约1.36亿元,总投入减少了近三成。

  同时,这种新技术采用了新型环保材料。“面膜”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可降低到30℃,从而节省燃油成本30%。与传统材料相比,这种材料可以减少三分之二的一氧化碳排放、40%的二氧化硫和近60%的氮氧化物排放。

  城市道路“面膜”有三种

  城养中心介绍,本市第一次在城市道路上实验性实施预防性养护工程是在去年5月,在学院路文慧桥采用了超薄磨耗层技术。经过多次实验和考察,该中心根据不同道路的使用年限和损坏程度,选取了三种“面膜”——薄浆封层、微表处、薄层罩面,都是目前较成熟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全市市管道路上推广应用。

  今年,二环路(景泰桥—朝阳门)、平安大街(赵登禹路—地安门)、莲花池东路(白云桥—会城门桥)、西外大街主路及万泉河主路等共15条路上实施了预防性养护工程,养护总面积达到125万平方米。其中,丰北路、西直门外大街(白石桥—紫竹桥段)等采用薄浆封层技术;杏石口路、永丰路、周口店路和红坊路等采用微表处技术;二环路、平安大街、京开辅路和莲花池东路等道路采用的是薄层罩面技术。截至目前,15条道路的预养护工程已经全部完工。

  在预防性养护中,一些新的施工工艺同步亮相。比如,一体式摊铺机投入使用后,摊铺沥青混合料的同时喷洒粘层油,增强了薄层罩面与旧路面的粘结作用,能有效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预养护工程不需铣刨原路面,只需局部处置部分病害点,相比大中修工程降低了材料的使用量,有效减少沥青废料对空气及环境的污染,减少废气排放,可更早的开放交通,提高了城区内夜间养护作业的效率。

  年投入7000万元养路

  目前,市管城市道路共计391条,机动车面积3221万平方米。其中,3至8年间需要加做“保养护理”的道路共计590公里,占全路网面积的49.7%。这意味着,每年本市将拨款6000万至7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实施约100万平方米的预防性养护工程,逐步实现对全路网完好水平的改善,延长道路使用年限。

  根据交通部门给出的数据,预养护后的行车噪声在30km/h、50km/h、80km/h三种时速下均有所减小。一位路政部门工作人员驾驶体验后说:“实施前在二环路开车时,车内人说话的声音很难听清。现在,路面行驶时噪音显著降低了。而且路面上一些小裂痕也都补齐了,开车不再坑坑洼洼。”

http://www.zgszjs.com/news/bencandy.php?fid=52&id=9220

 



】 【打印】【繁体】 【投稿】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