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英达热再生汾灌高速SMA路面施工
汾灌高速公路始于苏鲁省界,经连云港市各区县与沿海高速、宁连高速连接,是G15国道重要组成,对于加快江苏沿海经济开发、推进苏北崛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3年9、10月,汾灌高速采用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全线养护治理,克服了SMA特殊路面材料施工难、气候不利、交通流量大等诸多难题顺利完工,经检测施工后各项指标优异。英达凭借“对症下药”理念、技术、设备,以及优质的施工管理水平,在这一高难度的工程中创造了奇迹。
模范路11年首次大修,施工遭遇“史上最难”
除了环境的影响,汾灌高速施工从技术层面上还有一个最大的困难:高粘性SMA路面材料的就地热再生难题。多年来业内一直存在误解:SMA路面因导热性能不佳不适合就地热再生施工。而英达研发出针对SMA路面的就地热再生工艺和设备以后,在多个工程中得到验证,逐渐改变了业内的看法。 汾灌高速的情况更为复杂,其建设过程中选用进口的SMA添加剂,表现为纤维含量高、硬度高、粘性高,同时导热性更差。有鉴于此,有的专家提出:相比一般SMA道路,汾灌高速更加不适合用热再生。然而,事实必须由实践来验证,本次施工成果说明: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完全适用于各类SMA路面。 成功的关键在于“对症下药”。考虑到路面材料的特殊性,正式施工前英达共做了3次试验段,根据试验中反应出的问题,对现有针对常规SMA路面的复拌工艺和设备进行调整。如因纤维含量高导致的路面导热性能差,为保证路面4cm深度处温度可达120℃,所以在施工时多增加了一台HM16加热设备,确保原路面材料得到充分加热;另外,为了保证再生混合料的摊铺温度达150℃以上,英达机组增加一台HM18“脉冲式高压多维”加热设备对已经翻松面层材料进行加热,提升摊铺的效果非常显著。英达机组模块化组合的方式为设备的调整与快速转场提供可能,也保证了“对症下药”的实现。 汾灌高速工程部乔经理评价:“英达‘对症下药’的就地热再生,是真正的热再生。”
天不假时、地不予利,检测创优超业主预期
施工总结会上,汾灌高速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夏振雪对英达施工做了总结:“天不假时、地不予利,施工质量却超于我们的预期。英达用技术和管理证明了自己,也赢得了我们信任。” 相关新闻
评论
|
![]() ![]() 热门文章
|